輕軌怎麼蓋

隨著無道碴軌道技術的發展,市面上衍生出許許多多的軌道施工方法,而且多屬於各公司的專利系統,在這邊就以柏林最近採用的「Rheda City」這個專利工法為例,跟大家做個介紹。

(以下圖片之版權,均屬 RAIL.ONE公司 http://www.railone.com/

↑ 在正式開始進行軌道施工之前,必須先進行管線的遷移作業,把原本埋在道路下方的亂七八糟管線,例如瓦斯管、污水管等等,移到輕軌的路權範圍之外。一方面避免日後這些管線維修不易,二方面避免輕軌的震動與雜散電流造成管線老化甚至腐蝕。管線遷移完之後,通常會打上一層混凝土當作基礎,有些基礎比較好的地盤也可以直接在表土上施工。

↑ 整地完成後,把枕木吊放到軌道位置,這種分隔成兩小塊的特殊枕木,是Rheda 工法最大的特色。

↑ 這是擺好的樣子,旁邊另一股軌道仍然維持運行。

↑ 接下來就把鋼軌吊放到枕木上,予以初步鎖定,然後焊接起來。

↑ 為了增加軌道彈性及增加軌道絕緣,會在鋼軌扣件與鋼軌之間加上墊片,如照片中的淺藍色片狀物。

↑ 或是用一整條的絕緣物料,把整個鋼軌的底部包覆起來。

↑ 這是安裝時候的樣子,由於鋼軌已經焊接成一長條,所以需要工具把鋼軌抬起來。

↑ 這是安裝之後,用鋼軌扣件固定住的狀況。

↑ 為了進一步絕緣軌道、吸收軌道震動、避免軌道被覆土層侵蝕,會在軌條兩側裝設彈性材質。

↑ 彈性材質就是這樣塞進鋼軌頭部跟基部之間,基本上軌條的下、左、右都被隔離包覆起來了。

↑ 接下來就要微調軌道的高程跟線型,靠的是穿過枕木塊的那根微調螺絲跟下頭的底座鐵片,微調螺絲會在灌漿時與混凝土合為一體,頂部的微調螺絲則在混凝土硬化之後拿掉。

↑ 微調之後的結果,平順的軌道線型已經出來了。

↑ 然後開始灌漿。

↑ 灌漿通常會分段進行作業。

↑ 這是灌漿之後的擣實跟養護情形。

↑ 灌完之前跟之後的比較。

↑ 枕木塊有一部份是露在混凝土頂面上的,黑黑的就是軌條兩側的彈性材料。

↑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封層了,這邊是柏油的封層作業。

↑ 這是柏油鋪面完工的情況。

↑ 在有人車通行的路段,有時會採用地磚鋪面當作封層。

↑ 如果要做草坪軌道,就得先鋪上一層土壤。

↑ 然後再鋪上草坪。

↑ 就變成這樣綠油油的草坪軌道了。

平面輕軌的施工,比起高架或地下化的捷運,少了大型結構體(高架的橋墩、結構樑、車站,地下的隧道、車站)的興建,也不需要額外取得用地,設置車站出入口或通風井,開挖的深度也比較淺(平面軌道一般在一公尺以內,地下隧道約十公尺,高架橋墩的基樁要打到地下岩盤),所以可以大幅減低工程的造價、施工的時間,以及避開地下水的問題。

簡單來說,一公里的平面、高架、地下軌道,造價的比例分別是一比五比十,也就是蓋一條的地下捷運的錢,可以蓋十條的平面輕軌。

平面軌道興建的時間,一般在四年以內(含前置作業的管線遷移),地下軌道興建時間則在十年左右。

從對環境的影響來看,隧道不可避免的會對地下水文造成永久性的改變,而高架結構,也會影響土壤的載重,這些龐大的人工結構體,將永久性的改變我們的土地與環境,而平面的軌道,可以把工程建設帶來的負面效應,儘可能的降到最低。

台灣很奇怪,平面輕軌規劃到最後,不知不覺總會變成高架的輕軌捷運(ex. 北投士林社子島輕軌、基隆輕軌…),然後再說沒有錢,蓋不下去了。我覺得背後原因之一,在於決策者與專業者不願意去面對平面輕軌帶來的,對現有道路交通運作的衝擊,例如車道數縮減對交通的影響、現有號誌系統加入輕軌後的號誌時制設計、輕軌運行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更不用說牽扯到眾多道路管理單位的介面協調。所以乾脆全部往高架或地下規劃,大家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免得到時候糾纏不清。

技術面上,這些交通上的問題是可以透過相關研究解決,或是降低負面影響的,這也是我的博士論文研究課題之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