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林胤宏
這篇文章我們來看里昂怎麼規劃跟設計輕軌車站的。由於我個人很喜歡里昂輕軌列車的外型設計,所以拿他的大頭照來當片頭照片。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列車駕駛還特別停下來讓我拍個夠,真是個可愛的城市。
可以注意的是,輕軌的月台設施幾乎都採用透明的建材,透過視覺穿透性,擴大月台空間感受以及增加候車旅客的安全感受,這個規則似乎已經變成現代輕軌與公車候車亭不變的真理了。里昂連屋頂也採用透明的方式增加採光。
最上方咖啡底白字,是路線與車站名稱。中間一大片資訊由左而右依序是道路圖、大眾軌道運輸路網圖、車站附近街道圖。地圖上面那一條長長扁扁的,左半部是沿線車站列表,右半部是乘車注意事項。地圖左手邊是緊急通話按鈕,再過去是自動售票機,緊急通話按鈕上方是車站監視器,再往上是動態列車資訊系統。
資訊呈現的方式都儘量用圖示、數字來表示,希望克服語言的隔閡。比較起來,台灣車站常見的「往月台」「松山新店線」「搭乘台鐵往下」「搭承高鐵請由北側出口出站」這種文字式的指標,就算加註了英文,比起圖示標誌,我覺得外國人還是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理解。
這邊要岔開話題一下,前一陣子在PTT上,有針對公車捷運(BRT)跟輕軌(LRT)一陣很精彩的論述,其中有個觀念在這邊必須要釐清的。有人認為,同樣的運量需求下,公車載的人雖然比較少,但是可以透密集發車的方式,來滿足運量需求,而且密集發車還有個優點,就是班距可以縮小,旅客隨時有車,所以公車捷運可以取代輕軌。
事實上這有兩個盲點,第一,公車專用道的容量瓶頸不在路段,而是在車站,如果過份密集發車,會像台北市公車專用道一樣,後方的公車必須等前方公車上下完旅客、停完紅燈離開站區後,才能夠進站上下旅客的情況,其實營運的效率是變低的。
第二個盲點,就是優先號誌對於其他道路會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如果過份密集發車,動不動就有一台公車觸動優先號誌,那橫向道路就不用亮綠燈了。研究顯示,單向三分鐘左右的班距,是實施優先號誌而不會影響道路交通太多的一個門檻。所以如果希望把班距維持在三分鐘以上,同時滿足運量需求,則必須用容量較大、可以聯結的輕軌列車,這個是公車捷運的車輛所辦不到的。
結論呢,就是一個觀念,路面運作的大眾運輸系統,班距密集不一定好,合理的候車時間配合上準時的抵達與出發時間,才是大眾運輸應該努力的目標。
捷運車站即使有電梯,也還是得繞來繞去的,從月台層到了穿堂層,出電梯後還得找下一個往地面層的電梯,而且還不是每個出口都有電梯到地面層。輕軌設置在地面上的特性,配合月台的坡道,可以讓行動不便人士很方便地進出車站跟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當歐洲的城市很認真地把腳踏車當作整個通勤旅次鍊的一環時,台灣還是把腳踏車定位為休閒運具,是讓人覺得還要繼續努力的地方。
最後我再放幾個不同的車站,看看輕軌車站多采多姿的規劃與設計方式。
里昂的輕軌車站型式雖然沒那麼其他城市大膽奔放,但是散發著時尚與高雅質感的建築型式,仍然讓人印象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