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提到,影響腳踏車道安全的主要關鍵,在於路口的設計,這一篇就來看看德國的腳踏車道,在路口採用了哪些設計思維。我們分成路口穿越、路口轉向兩個部分來討論。
1. 路口穿越
腳踏車道接近路口時,可以有兩種設置方式,一種是貼近車道,另一種是貼近行人穿越道。
(1) 貼近車道
順道一提,過了路口之後,由於路側空間變寬,而且行人量減少(道路旁是公園),所以腳踏車道過渡變成行駛於路側空間的型式。
另外也可以注意一下,照片中道路的排水設施跟腳踏車道的關係。台灣的市區道路,很流行用U型溝分段加混凝土蓋版的方式,來做路面排水設施,這樣的設施或許有其施工、維護與排水能力的優點,但是對於經常行駛於道路外側的機車或腳踏車的安全而言,是否應該採取更適合的排水設施型式呢?
像照片中剩餘的車道寬度低於「腳踏車專用車道」的標準,因此必須透過標線變成「腳踏車保護車道」,而且標線的走向也必須跟著車道的偏移而調整,以避免汽車與腳踏車擦撞。
(2) 貼近行人穿越道
當路側腳踏車道與車道的距離過大(斜角停車),或是在沒有右轉專用道的路口,避免右轉車輛因等待腳踏車與行人,而妨礙直行車輛,或是行人需要較大的等候空間時,則採用這樣的設置方式。
2. 路口轉向
腳踏車路口轉向,特別是左轉的處理方式,有直接左轉、路面兩段式左轉、與路側空間兩段式左轉三種型式。
(1)直接左轉
直接左轉通常應用在次要道路的路口,或是交通量與速限比較低的主要道路路口。在次要道路,由於腳踏車跟汽車混合行駛在車道上,次要道路相交的路口也多為非號誌化路口,因此腳踏車就像汽車一樣直接左轉即可。這邊的習慣是左轉之前把左手平伸,取代方向燈告知後方駕駛即將左轉。
還有一種直接左轉是劃設額外的車道給腳踏車,要左轉的腳踏車必須像汽車一樣先變換車道到給腳踏車專用的左轉專用道,然後等待左轉時相跟左轉的汽車一同轉向。
(2)路面兩段式左轉
這種兩段式左轉的方式,其實跟台灣的機車兩段式左轉十分類似,不同的地方在於,台灣只是在左彎待轉區劃設一個長方形,德國則是透過標線明確的規範直行與左轉腳踏車道的行駛軌跡。此外德國也針對左轉腳踏車設置專用號誌。
在這邊必須說明,德國這種左轉車道的配置方式,只能應用在腳踏車交通量比較少的地方,如果遇到台灣尖峰時間的高機車量,或是像中國大陸那樣密集的腳踏車,必須採用其他的配置方式。
(3)路側空間兩段式左轉
看完之後,不曉得你有沒有感覺到,德國在設計路口時,很重視「分流」這樣的思維,經常透過「標線」來明確地界定各類運具在路口的行駛空間,不管是直進穿越或是左右轉。這些琳瑯滿目的標線,乍看之下也許讓人眼花撩亂,但是如果你遵守規則沿著車道中央行駛,你會很順利地被標線規範在適當的行駛空間,而不會與其他車輛或行人發生擦撞,這和台灣在路口只會畫黃線網,跟一些莫名其妙的槽化的設計理念,真是截然不同。
有關自行車道的規劃、設計、管理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單車好城市」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