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自行車道-介面篇

自行車道除了路段跟路口的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跟沿途介面的處理。這些介面包括與次要道路(有人行道)、巷道或交通寧靜區(無人行道)、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加油站、公車站的交會等等。

另外還有一種介面,是不同自行車道類型在路口的切換過程。為避免自行車道的變換過程影響到其他車流,需要透過標線以及鋪面的引導,讓自行車騎士能安全地切換行車空間。

由於介面的種類繁多,因應各種自行車道又有不同變化,在這邊只挑幾個例子出來說明,大家可以試著找出其中的原則。

1. 與其他設施的介面

↑ 路側自行車道與次要道路的介面。

主要透過抬高路口的方式,減少自行車在緣石上下的不便,同時也提醒駛入或駛出次要道路的汽車必須減速慢行。為了要提醒腳踏車騎士路口衝突的可能性,因此透過鋪面(地磚變成碎石)跟標線(實線變成虛線)的變化,來增加與路段自行車道的差異。

↑ 路面抬高的高程,並不是與緣石齊平,而是保留三公分的高差。為了給視障人士辨別路口起迄點用。

↑ 建築物與巷道出入口的作法,透過鋪面與標線的變化,提醒腳踏車騎士衝突的可能性。

↑ 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腳踏車道上劃設圖示。

由於路側空間在這個交會點必須由建物出入口高程,降低至路面高程,這樣子車子才能夠順利駛入駛出,因此勢必有斜坡的存在。

斜坡可以只安排在最靠近車道側的設施與隔離帶上變成陡斜坡;或是整個路側空間都做成緩斜坡。

如果採用陡斜坡,對於外側自行車道的縱剖面高程沒有影響,但是出入這棟建築物的汽車或輪椅,必須克服比較大的坡度。

如果採用緩斜坡,則自行車道必須透過沿著行進方向的緩坡,逐漸下降到出入口的緩坡,然後再上升回到路側空間高程。對於自行車的行駛舒適度有些微的影響,但是比較便利出入口的輪椅使用者。自行車道進入斜坡的形狀,可以是扇形或是長方形,扇形會比長方形在坡度的處理上更複雜,但是視覺較美觀,對於行人的影響也比較小。

↑ 緊鄰郊區公路的自行車道,當有服務道路必須跨越腳踏車道時,可以用虛線搭配斜坡的方式,提醒用路人介面的存在。

↑ 自行車專用車道跟停車場出入口的介面。我個人認為在扇形的出口段,把實線改成虛線會比較適當。

↑ 自行車道跟公車站的介面,自行車道必須彎折,以提供足夠的候車空間,但是也犧牲掉一部份的行人空間。

↑ 比較好的方式還是使用公車岬,這樣可以在不犧牲行人與腳踏車空間的前提下,額外創造出候車空間。

2. 與其他類型腳踏車道的介面

↑ 從路側空間變成混合車流的漸變方式,用一條彎曲的虛線提醒汽車駕駛者,可能會有腳踏車從右方匯入。但是這樣比較容易產生衝突。

↑ 通常這種只畫一條引導虛線的方式是用在路側自行車道的起點。

↑ 也可以透過顏色的變化,讓自行車道更為顯著。

↑ 路側自行車道終點比較好的漸變方式,是透過槽化線把汽車引導到車道內側,然後自行車再從外側匯入,兩者並行一段距離之後,再自然地透過兩者的速度差變成跟車,這樣一來緩衝的區間比較大,也有助於行車秩序與安全。

↑ 路側自行車道漸變成自行車專用車道的介面。

↑ 也可以利用停車場的出入口,讓自行車道從路側下降變成保護車道。

↑ 也可以利用行人穿越道緣石必須往外推的位置,將路側自行車道漸變至保護車道。

↑ 有右轉專用道的地方,為了避免直行的自行車跟右轉汽車的衝突,可以把自行車專用車道漸變到路側空間,然後在路口跟行人一起處理穿越的過程。

↑ 柏林的自行車可以騎在公車專用道上,所以也有這樣的漸變指示。

↑ 結束的時候也有相對應的標線,引導自行車行駛至下一個路段的行駛空間。

↑ 這樣子的變換方式,可能會讓駕駛者與腳踏車騎士一下子無所適從。

台灣過去興建過一陣子的自行車道,但是都只侷限在郊區休閒用的自行車專用道路。要使自行車的使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的通勤中,必須在市區道路興建安全的自行車道,才能真正吸引民眾放棄汽車與摩托車,改騎自行車搭配大眾運輸通勤,這是台灣市區道路未來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有關自行車道的規劃、設計、管理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單車好城市」這本書。

單車好城市
單車好城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